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,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扩张、迂曲,像蚯蚓一样凸出于皮肤表面。它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引发疼痛、肿胀,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。据统计,我国成年人静脉曲张的患病率约为10%-30%,尤其是长期站立、久坐、肥胖及中老年人群更易患
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,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扩张、迂曲,像蚯蚓一样凸出于皮肤表面。它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引发疼痛、肿胀,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。据统计,我国成年人静脉曲张的患病率约为10%-30%,尤其是长期站立、久坐、肥胖及中老年人群更易患病。
一、静脉曲张是怎么形成的?
人体的静脉负责将血液从四肢输送回心脏,而腿部静脉需要对抗重力向上回流。静脉内有单向瓣膜,防止血液倒流。但当瓣膜功能受损或血管壁弹性减弱时,血液就会淤积在下肢,导致静脉压力增大,血管扩张变形,最终形成静脉曲张。
主要诱因包括:
1. 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静脉曲张病史的人,患病风险更高。
2. 长期站立或久坐:教师、护士、司机、办公室白领等职业人群更易患病。
3. 肥胖:体重过大会增加下肢静脉压力。
4. 妊娠: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,加上激素变化,使孕妇更容易出现静脉曲张。
5. 年龄增长:血管弹性下降,瓣膜功能退化,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。
二、静脉曲张不只是“难看”,还可能带来这些危害
很多人认为静脉曲张只是影响美观,但实际上,如果不及时干预,它可能引发以下问题:
- 下肢酸胀、沉重感:久站或久坐后症状加重。
- 皮肤瘙痒、色素沉着:长期血液淤积会导致皮肤变黑、变硬。
- 静脉炎或血栓:曲张的静脉可能发炎,甚至形成血栓,引发疼痛、红肿。
- 静脉性溃疡:严重时,皮肤可能破溃,形成难以愈合的“老烂腿”。
三、如何预防和改善静脉曲张?
1. 避免久站久坐
每隔1小时活动5-10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。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,可以穿医用弹力袜(压力袜),帮助血液回流。
2. 抬高双腿
休息时可将双腿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减轻静脉压力。
3. 适当运动
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增强小腿肌肉,促进静脉回流。避免剧烈运动(如举重),以免增加腹压,加重静脉曲张。
4. 控制体重
肥胖会增加下肢负担,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轻静脉压力。
5. 避免高温
泡温泉、长时间热水浴会使血管扩张,加重静脉曲张。
四、静脉曲张需要治疗吗?
- 轻度静脉曲张: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弹力袜缓解。
- 中重度静脉曲张:可能需要医学干预,如:
- 传统手术:适用于严重的静脉曲张,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+剥脱术。 但是该手术损伤大 切口多 出血多 感染几率多 术后恢复慢 切口疤痕影响美观
- 采取多普勒介入疗法,在曲张静脉处利用微创原理取0.5mm的微创点,利用针眼技术引入大隐静脉血管内,在可视设备的精确引导下,对病灶组织进行放大数倍进观察,精确定位病变的血管瓣膜。减低下肢血管压力,提升对药物吸收,改善局部血管供血功能,让患者告别下肢酸胀、乏力、疼痛、色素沉着等并发症,从而达到满意治疗目的。
五、别陷入这些误区!
❌ “静脉曲张只是小问题,不用管” → 可能发展为溃疡、血栓。
❌ “按摩可以治好静脉曲张” → 错误的按摩可能加重病情。
❌ “只有老年人才会得” → 年轻人久坐、久站也可能患病。
结语
静脉曲张不是单纯的“青筋凸起”,而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血管疾病。早期预防和干预可以避免病情恶化,保护双腿健康。如果你已经有下肢沉重、肿胀、静脉凸起等症状,建议尽早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!